微信   |

微博  |
0771-5886315
   
您好,欢迎来到广西食品安全网!
法律法规
权威发布
当前位置:
以绩效为引领 全州县市场监管局开展涉校师生、未成年人食品安全专项整治
来源:本站 | 作者:罗铮 | 发布时间: 2020-11-20 | 545 次浏览 | 分享到:

加强涉校师生、未成年人食品安全工作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保障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为进一步做好学校食品安全工作,全力保障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全州县市场监管局围绕绩效,开展了涉校师生、未成年人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

加强学校及其周边餐饮单位食品安全检查。主要检查学校食堂及周边餐饮单位是否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工作人员健康证是否有效;学校食堂硬件设施是否到位;食品进货索证索票制度、进货查验制度、餐具消毒制度、48小时食品留样等安全制度是否落实;新招聘的工作人员是否进行了岗前培训和体检。督促学校严格遵守“五严禁”:严禁学校食堂采购、贮存、使用亚硝酸盐;严禁过期、霉变或腐烂的食品及原料进入学校食堂;严禁学校食堂购入并出售熟肉制品、豆浆等食物;严禁学校食堂违规加工制作冷荤凉菜、制作豆角类(四季豆)菜品;严禁学校食堂为学生提供过夜和剩饭菜,提供未经煮沸的开水饮用,坚决防范食源性疾病和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同时,强化学校及其周边餐饮单位、学生集体用餐配送单位的食品安全意识,进一步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排查风险隐患,堵塞食品安全管理漏洞,确保师生食品卫生安全。

强化学校及其周边食品经营户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加大对袋装麻辣小食品、熟食类小食品、奶制品、膨化食品、饮料、糕点等儿童消费量较大、较集中的食品品种监管力度。清除过期食品、腐败变质食品、无生产日期或生产日期标识模糊、无保质期、无执行标准代号、不符合储存条件的小食品。坚决取缔查处无证食品经营户,清理或规范不符合食品经营条件和相关要求的食品经营者。

严防食品安全事件发生。强化食品加工制作过程控制,督促学校食堂及其周边餐饮单位严格落实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把好五个重点,一是加工过程防止交叉污染。成品和原料、半成品分开存放,加工用具和盛装容器生熟分开,操作人员双手在接触成品之前必须洗净消毒。二是防止从业人员带菌污染。严格执行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手部皮肤有破损、化脓、疖子或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的人员禁止接触食品,工作期间不得戴手饰。三是食品必须烧熟煮透。烹调前必须彻底解冻,一锅烧煮量不得过大,烧制时间要充分。四是严格控制食品贮存温度、时间。煮熟后的即食饭菜常温贮存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保持冷藏设施正常工作状态,避免食品原料长时间在常温下解冻。五是食品容器、用具和餐具要彻底消毒,并避免二次污染。

强化投诉举报机制。进一步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充分发挥12315”投诉举报热线作用,鼓励群众投诉举报食品违法行为,对消费者有关食品安全的投诉举报要及时调查核实,依法处置。

通过开展此次涉校师生、未成年人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有效强化了学校及周边食品经营户的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和公众自我保护意识。下一步,全州县市场监管局将持续加强校园食品安全的监管和宣传教育力度,全力呵护未成年人学生的健康成长。

法律法规
权威发布
放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