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强化辖区餐饮单位食品安全主体意识,着力改善餐饮消费环境,实现透明厨房、阳光操作,保障消费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近期,灵山县太平市场监管所多措并举,不断推进“互联网+明厨亮灶”建设工作。
认真摸底,提前介入。该所在日常监管中通过走访摸底,全面排查辖区餐饮服务单位“明厨亮灶”建设情况,查看是否通过视频技术、透明展示、厨房开放活动、阳光公示等方式实现明厨亮灶,做到摸清底数。同时,对于准备开业的餐饮服务主体,提前介入,主动考察其硬件、软件设施及从业人员等情况,对经营者及从业人员开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法律法规、食品安全知识专题培训,积极引导其按照“互联网+明厨亮灶”的工作要求,优化食品加工布局流程、安装监控设备或透明玻璃幕墙、完善“三防”设施建设,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
“量体裁衣”,精准施策。根据餐饮行业的规模、业态、布局、经营方式的不同,因地制宜,因店施策,细分“明厨亮灶”建设模式。对于奶茶店等面积小、品种单一、风险较低的小型餐饮单位,实行“开放式”厨房,引导做好“三防”措施;对肠粉店等食品原料易受污染的餐饮单位,实行“透明式”厨房,鼓励采取透明玻璃窗展示、阳光公示;对于看不到后厨的蛋糕店、炸鸡店及学校实行“互联网+明厨亮灶”厨房,通过安装摄像头,智慧监管后厨加工制作全过程,促进餐饮服务单位诚信自律经营。
智慧管理,提质增效。截至目前,太平镇实行“互联网+明厨亮灶”的学校食堂共19家,覆盖率达100%;其它餐饮单位76家,实行“开放式+玻璃透明式”明厨亮灶41家,“互联网+明厨亮灶明”11家,明厨亮灶建设覆盖率近74%。执法人员通过登录钦州市智慧食安监管系统开展“互联网+明厨亮灶”平台监督检查工作,对餐饮后厨管理实行远程在线监控,推动餐饮食品安全精准化、智能化监管。
下一步,太平市场监管所将持续深入推进“互联网+明厨亮灶”建设工作,并不定期通过线上、线下抽查的方式进行餐饮食品安全检查,不断提升辖区食品安全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切实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