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宁市市场监管局开展的2022年第二期“周周有料到 食安早知道”活动走进广西三品王米粉生产基地,探秘鲜湿米粉生产的全过程、各环节,筑牢食品安全防线。

鲜湿米粉是广西地方特色食品,米粉产业正逐渐发展成为优势特色产业。今年以来,广西提高了鲜湿米粉质量安全标准,以及生产企业的许可条件,其中大米含量应大于90%,限定淀粉添加量,同时对微生物限量要求提高了10倍,规定鲜湿米粉的贮存不超过26℃。
当天,南宁市市场监管部门工作人员与南宁新闻网主播一同进入米粉生产车间,立即开启“探店模式”。在现场,市场监管部门工作人员认真了解生产企业生产环境,检查大米投料、米粉磨浆和蒸煮情况,查看蒸汽锅炉的压力表和温度计等设施。在定量称重和包装环节,市场监管部门工作人员对鲜湿米粉的包装、生产日期打印及出厂检验取样等工作进行现场监督指导。
根据《广西鲜湿米粉生产许可审查细则(2022版)》规定,产品包装应密封(不得以扎口形式密封,不得扎孔);产品贮存温度不超过26℃;应在产品包装上的醒目位置标示“鲜湿米粉”;生产时间应标示年月日时(例:2022年10月25日08时)。
南宁市市场监管部门工作人员提醒消费者,在超市、菜市场选购鲜湿米粉时,应注意查看标签上面是否有生产许可证编号、生产日期、保质期。特别提醒注意的是,现在市面上有鲜湿米粉、粉条、淀粉条产品,如果要购买的是鲜湿米粉,请注意查看包装上面的产品名称是否为“鲜湿米粉”。
南宁市市场监管部门工作人员表示,今年以来,南宁市持续强化鲜湿米粉的监督检查和抽检,提高生产、配送、消费终端全过程、全环节、全时段监管效能,督促鲜湿米粉生产经营者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如发现不良商家,市场监管部门将突出源头清理、精准打击、直击要害,着力根除鲜湿米粉质量安全风险隐患和突出问题,严厉查处生产经营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鲜湿米粉的违法行为,让消费者吃上安全放心的米粉。
据了解,今年9月起,南宁市市场监管局开展“周周有料到 食安早知道”活动,着力营造“食品安全社会共治”良好氛围,助力南宁市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市场监管部门工作人员化身“探店主播”,走进各类餐饮店的后厨、仓库、供应链等地开展监督检查,同时邀请媒体、餐饮行业协会、消费者代表等参与监督,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参与食品安全治理,进一步提升食品安全社会关注度和影响力。